科学研究

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平台 >> 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 >> 正文

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基地学术工作坊之一“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1-05-24    作者:     来源:     点击:

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基地学术工作坊之一

“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1519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在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3004报告厅举行“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会议,就何谓道德、何谓文明、道德是何种特殊的文明形式等问题展开争论。本次会议由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戴茂堂发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静老师主持了专家讨论环节。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由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基地主任戴茂堂教授致欢迎辞。戴茂堂教授指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道德和文明一直是没有冲突的,文明就意味着道德,道德就代表着文明,这两者是相互符合的。但是卢梭把科学艺术当作文明,并且与道德对立起来。这样的做法,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道德与文明是否始终是一致的、没有冲突的,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不一致的、冲突的情况,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

 

 

随后,与会专家就“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韩东屏教授自讨论开始就指出,明确所讨论问题的基本概念是前提,如果基本概念大家界定的都不一样,那肯定行不通。首先,他从文明、文化两个概念的区分说起。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韩东屏教授谈到,文化就是人类创造力的一个果实,所以创造就是文化的特点,自然之物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不仅包括符号性文化,也包括器物。而文明就是人类创造力果实的发展程度和质量,是一个程度性的概念。其次,韩东屏教授对道德下了定义——“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人群中形成的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为人类提供善的为人处事方式。在韩教授看来,道德与文明之间不存在冲突与不一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道德水平低,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很差。如果一个国家每个个体的道德水平都很高,那么,这个国家的道德文明程度也就很高。最后,谈及现实层面上科技与伦理之间的矛盾,韩东屏教授认为正是现代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引发了一系列应用层面的伦理问题,尤其是生命科学,如克隆人、代孕、基因编程、基因嵌合体等问题。但由于以往的伦理学和道德理论都未涉及到这些问题,因此,单纯想运用以往伦理学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来直接解决这些问题,就走不通。因此,韩东屏教授强调,在伦理学层面我们需要探讨并形成新的共识性的价值规范、道德规范,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法规。

 

 

华中师范大学龙静云教授认为,道德与文明之间存在着一个包含关系,这个包含关系是文明必然包含道德,这里说的道德指的是社会道德、个体道德的一种进步程度。人类社会目前的道德与文明,发生了一定的矛盾: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但是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提高,甚至还发生了一些不如人意的状况。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人类的进步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得。有些代价,不能说是退步,但是我们可以用代价的概念来去衡量它。因此,目前我们所遭遇到的道德水平的不足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代价,也就是说人类的进步是在一定的代价的前提而获得的。龙静云教授认为文明也是有不同类别的。例如,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以及生态文明。

龙静云教授首先谈到经济文明。龙静云教授指出我们目前的经济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这个变革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市场制度已经被历史证明,它能够最大程度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虽然不能说市场制度是最优的制度,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市场制度更好的制度。目前我们对现在的经济制度的选择,是基于我们的社会现状的必然选择,只能这样选择。这个制度能够最大程度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人的潜能的释放,使社会产品能够极大地丰富。经济文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在于:完美的市场制度与道德的进步必然是完全统一的。但事实是,市场制度是存在缺陷的。市场制度基于对人类个人利益的追求,在外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导致利己主义泛滥。在市场制度里面是没有道德可言的,人们以逐利心参与到市场里面来,目的是为了逐利,用道德去衡量人的这种追求是不合理的。只有在这个人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手段和途径去实现他的个人利益,那么才能用道德去衡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市场机制不完善,加上法制也不完善,那么人的求利倾向就没有一个严密的限制,个人就会突破制度的缝隙,谋求个人利益。通常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道德的滑坡。这不是市场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求利倾向的表现。因此要实行法治,用法律对人的求利心进行限制。在市场失控的时候,还有政府的制度进行保障。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法律是否完备;二政府调控是否合理。第二个方面是政治文明。程度在于政府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权力运作的文明程度,直接对社会的文明程度造成直接影响。不受制约的权力是腐败的权力。第三个方面是文化文明。对于文化文明,龙静云教授认为,文明和文化不是一个概念,那么文化必然是包含文明的程度,就是说文化可以用文字衡量,因此有文化文明。目前互联网等文化好的坏的夹杂在文化中对人的影响很大。人们对于这些文化接受往往是不加思考的。网民对错换人生二十年的评价不加思考直接谩骂,仅仅接受自身所能相信的。文化传播不加管束也影响了道德水平。最后,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龙静云教授指出,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是自然演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按照深层生态学的观点,自然存在自我内在完善的动力,这是它的内在需要。外在需要是满足外在共同体的需要。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秉承着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点,导致了人的生存危机,实际上也是自然的生态危机。应该秉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虽然来自于自然,但人类摆脱一切了自然性,具有了社会性,因而人类的道德和文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科技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应该是为人类造福的工具。

 

 

武汉大学葛四友教授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问题。道德与文明都有各自的定义,比如有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现在还有科技文明。葛四友教授认为,高科技在给文明带来挑战之前,首先给道德带来了挑战。我们如何看待科技的发展带来的道德挑战,是他比较关注的问题。葛四友教授重点谈到了对道德的看法。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科技确实给道德带来很大挑战。他指出,道德与文明确实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现在的道德好像败坏得很厉害。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现代是最好的时代。很多问题,比如性骚扰,之所以会提出来,是因为这个时代我们的认识进步了,所以才会讨论这个问题,之后才能慢慢把这个问题消除掉。恰恰是文明,尤其是科技的进步,使我们意识到以前的道德是有问题的。所以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以前的道德标准产生质疑,我们意识到旧道德是有缺陷的,并不是怀旧的那些东西就很好。我们应该反思,未必以前的就更好。比如性骚扰问题,相比现代,以前其实更加严重。葛四友教授认为,道德与文明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从实然性出发,道德与文明的内在张力是存在的;从应然性来讲,道德与文明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是非常值得讨论的,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毁灭性的危险随时存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可风教授表示,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问题非常值得讨论,但确实不太好讨论,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差异太大。他以文明的的概念为例,狭义的文明就是“你”的文明行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的意思。《道德与文明》创刊的时候就是这个含义,让“你”做个文明人。但从学理上看对文明的这种理解不完全,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道德也是一个不好讨论的概念。道德本身是主体的个人选择,但是我们又用社会规范把这个行为准则框起来。应然判断就是你说是这样就是这样,但现实中可能不是这样。此外,言行也是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一个人装得很道德,但他实际上不道德,这就是伦理学问题了。

刘可风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文明和我们的道德之间具有深刻的冲突,甚至从历史到今天都是冲突的。比如我们讲二十四孝,但是其中的内容有多少是摧残人性的、野蛮的,可以说很多道德都是以不文明的方式去讲的,我们没有在文明的意义上去讲道德。在刘可风教授看来,文明是需要深厚积淀的。二战时期为何英法军队是贵族牺牲率更高,这是家族长期教育积淀的气质,不是装出来的。很多员工表现出自己爱国,但他们其实很迷茫,他们的文明无所依存。所以我们很多所谓的道德是反文明的。现在伦理和道德其实是撕裂的。和伦理最相关的应该是一种合理的伦理秩序。比如人人平等,没有绝对权力,这个要是做不到,片面讲道德,在伦理渐渐死亡的情况下片面讲道德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道德一定是跟道德评价、道德标准挂钩的,每个人的标准不一致。杨丽萍的两个女弟子,高调结婚,这放在有些人的道德观念里面,简直岂有此理;在文明人看来,这就是道德的。在婚礼上两人发自内心的表达,就是个人的自由,就像单身的自由一样。我们现在什么事情都要拿出一个道德谴责,比如网络暴力,其实你没有必要去谴责别人,因为你的标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标准。因此,刘可风教授主张现实生活中就是需要对容许道德评价有一个宽松的地带,甚至你不用去评价,那就是一个道德的地带了。

 

 

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江畅教授表示,西方是最早产生先进文明的地方,近代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人们对文明有了进一步认识。我们国家现在讲五种文明,可是为什么生态可以叫文明,经济就不能叫文明?那原始社会有文明吗?其实原始社会也有它的文明,是狭义的文明。中国自古讲是万物运行的本源,本质规律,是所有事物的根本。人们要想找到真正的道德,就要把这个本源的发挥出来,人性的本是相通的,只是在社会生活中,人性与人的其他特性相结合有了偏差。人原本和自然物一样是有德的,对于这个自然性的德,在中国古代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不同的看法,道家提倡人们要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而儒家认为人需要培养和加工,不能按其本性发展,人的最高境界是圣人,这个目标实现了就是君子,反之是小人。所以,按中国的思维,道德规范是为了使社会按道德要求维护社会安定,因此道德体现了统治阶层的意思,有人为的因素,这与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是有偏差的。人类由部落发展到国家的过程中,伦理体现了它的意志。文明是文化的现实化。在中国原始社会,尧舜时期,道德和文明是一致的,二者的分裂是到了夏朝,禹的儿子夏桀废除了禅让制,开始了继承制,从此文明与道德变得不一致。现在人类各地区文化文明交流,不同的文明和道德也体现出各自的差异。对此,江畅教授提出了质疑: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应该尊重现实,还是回归本真?在他看来,我们应当回归本真。万物平等,自由生长,所以人也应该平等,自由生长。而人所具有的责任只是为了让人在自由的时候不妨碍他人,让大家都可以自由生长。所以道德和文明的这个问题,是应该有统一的基本价值,有共性。我们的世界多样性,有人、动物、天地,但本源应该是一致的。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但是人类在本源上应该有一致性,这就不会有冲突了。多元性不等于多元化,前者只强调个别,后者承认共同基础,只是不同民族体现不同。

 

与会专家发表看法之后,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阮航副教授和肖雄副教授对本次的座会议进行了点评。

 

阮航副教授首先谈到了对各位老师发言的理解。韩东屏教授认为从明确道德、文化、文明的基本概念出发,道德和文明似乎没有不一致的地方,但现在还没有达到,这需要一个过程。龙静云教授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出发讨论了道德和文明的关系。静态的看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动态的看文明的进步往往会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后又从文明的归类的三个方面,即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进行了丰富的讨论,最终立足于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以到达道德和文明的平衡。葛四友教授认为要将两个概念划分开来,不能混在一起,随后分别从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一个实然的层面,一个是应然的层面。从应然的层面来说两者应该是一致的,然而实然的层面上文明的发展往往对已有的道德提出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刘可风教授认为文明和道德的不一致问题才是有价值的讨论,实际情况中也确实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比如知和行、每个人认为的道德和普遍一般的道德。我们如何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不违反道德的去发展文明是最关键的。同时也要避免用个人的道德标准去绑架他人。江畅教授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文明,然后谈到对道德的理解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同时指出对道德的理解是尊重现实更重要,还是回归真实更重要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再有,多样性和多元性也是不同的概念,多样性是现象层面的,二多元性是本质层面的。虽然文明是多样的,最终会走向统一。在阮航副教授看来,文明和道德的界定需要从更细致的方面进行分析。比如一般认为文明或文化课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但如果不说明这三个层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那就很难有效地用于对相关问题的观察和分析。阮老师进而提出,可以借用拉卡托斯有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模型,把文化或文明看作由3个层次组成的同心圆,而道德等精神层面处于文化这整个同心圆最核心的小圆,是文化系统的硬核。由此我们的相关讨论可能会更清晰。最后阮老师不同意对两者关系过于乐观的看法,认为道德和文明之间是有张力的,这样就解释了文明发展中道德滞后的现象,当文明发展到新的高度时,就会产生以前的道德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就表现为道德的滞后,道德随后会如何发展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肖雄副教授指出,各位教授所讨论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化的含义和既定界定问题,二是道德的不同含义和界定问题,三是文明和道德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出发讨论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文”是斯文、礼乐制度,“明”则是一种状态,“化”是指一种功能或作用。当我们讨论道德的时候,往往更关注的是伦理,讨论的是关于伦理规范的问题,我们在关注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应该把关注力收敛在实际情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随后,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李家莲副教授对本次的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李家莲副教授认为,今天“道德与文明的多样性”的主题十分重要。在启蒙运动寻找道德共识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了这个主题,比如说洛克认为文明存在多样性,但是在世俗经验层面道德共识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他把道德的权利交给了奖惩法则、交给了神。对于这一点,沙弗斯伯里是反对的,他认为,奖惩法则中的道德只是一种奴性,就如同拿着皮鞭恐吓老虎要温顺一样,来自于对权威的恐惧,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实行的,正是在这种自然而然中去寻求一种道德共识。这种观点随后得到了一大批哲学家的发展,最后集中到了亚当·斯密的思想中。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可以在经验层面找到这种道德共识,他通过向美学借力把道德感和美感关联起来,达到了这种道德共识。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由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江畅教授致闭幕词。江畅教授表示,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的道德与文明中心已经成立14年了,是当年由我和戴茂堂教授想尽办法成立的。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的这个道德与文明中心不仅仅能够提升学校的学术能力,对社会道德与文明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发挥中心的作用,多办论坛,多承担项目,扩大平台的声音,为年轻的老师争取更多发声的机会。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对伟德BETVlCTOR最新地址伦理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多提意见,多多关心。

 

 

 

(撰稿人:葛梦喆,审稿人:戴茂堂,阮航)

 

上一条: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基地学术工作坊之二:“德治与法治关系研究”会议成功举行

下一条:2021年度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拟立项课评审结果公示